部门首页  部门概况  党建工作  干部工作  机关党委  规章制度  延大首页 
部门首页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文件发布 >>正文

 

为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动员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为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按照省委关于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省委教育工委结合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实际,号召在全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主题实践活动。现就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主题,全面、扎实、深入开展“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和引导全省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当前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办好有利高校发展、惠及广大师生、符合群众要求的实事好事,凝心聚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为我省“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智力支持。

二、总体要求

  “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主题实践活动以“三问三比一承诺”(即: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比学习、比服务、比贡献,党组织和党员为民服务承诺)为抓手,贯穿全省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统领创先争优各项具体活动,带动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强调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学校和社会基层,认真开展“三问”,总结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具体需求,明确主题实践活动方向任务;强调围绕中心工作,破解发展难题,结合学校实际,立足本职岗位,比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锻炼为民服务本领,比服务,增强党员荣誉感,保持党员先进性,比贡献,彰显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为民服务形象;强调提高承诺质量,紧密结合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和措施,狠抓党组织和党员定诺、亮诺、践诺、评诺四个环节,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确保服务质量效果;强调构建长效机制,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梳理健全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制度体系;强调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引导教师教好书、育好人,引导学生勤学习、长才干。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1.安排部署。要按照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点,制定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方法措施和工作要求,逐级抓好部署落实。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督促检查、率先垂范,迅速掀起活动热潮。

2.“三问”于民。要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坚定群众立场,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思广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结对帮扶等活动。在“三问”于民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明确三点:问谁,对内问广大师生,对外问社会、问人民群众;问什么,问群众和师生重点关注的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怎么问,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听取校内外群众呼声,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3.公开承诺。要充分运用“三问”的成果,按照力所能及、简明具体、便于落实的原则,全面推进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科学提出承诺事项,填写承诺书。召开党员、师生代表参加的议诺大会,对承诺事项进行集体讨论、确定承诺内容。然后通过流程公开、制定承诺牌、发放承诺服务名片等方式,将承诺事项、落实时限、联系电话等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广泛开展比学习、比服务、比贡献的“三比”活动,高质高效兑现承诺事项。

4.评议考核。对承诺事项落实情况,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每季度互评一次,及时向群众和师生通报情况。上级党组织“七一”前对党组织和党员践诺情况进行考核,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分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评议党组织,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议党员,不满意、不合格票超过50%的党组织和党员要“挂牌”整改。年终将承诺落实情况纳入工作总结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一并进行,领导干部年度点评一次。

5.典型引路。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发现、发掘、培养和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以及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服务意识强、热情高、措施实、反响好的先进典型,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6.评选表彰。今年“七一”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省委教育工委将集中表彰一批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明年“七一”结合评议考核结果,向省委推荐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三、分类指导

按照主题实践活动总体要求,结合高校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本科高校党组织坚持围绕“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工作中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人才、科技资源优势,通过组织重大应用型科研课题攻关,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党组织坚持围绕“拓领域、强素质、重服务”的工作中心,通过开展技术创新、校企联合、大学生实习实践等渠道,推动人才、科技进社会、下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完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党组织坚持围绕“强化功能、规范管理、服务发展”的工作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党政协商沟通机制,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做到院系建立党总支、系部建立党支部、班级建立党小组,切实完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

要广泛开展党员岗位建功活动,在教师党员中创设“教书育人先锋岗、”“科研攻关创新岗”,在干部党员中创设“管理服务示范岗”,深化教职工党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活动,强化师德建设。在学生党员中创设“学生党员模范岗”、“刻苦学习表率岗”,结合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展结对帮扶以及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温暖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的“四送三进”活动。

高校工会、团委、妇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要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教学竞赛、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社会实践标兵”等活动,深化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树立一批教学能手、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社会实践标兵,充分调动工青妇学组织和广大师生创先争优、推动发展、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把高校工青妇学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学生之家。

同时,在全省高校广大党员中开展志愿服务日活动,根据师生党员在为民服务上的关注重点和兴趣热点,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自主选择为民服务项目,主动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田间地头,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组织领导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务求实效。
    1.加强组织领导。高校党委书记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宣传部门全力组织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2.深入督查指导。各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及时深入学校基层,督促检查指导,适时推进活动,把督查贯穿整个活动各个环节,贯穿于活动始终,确保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3.加强舆论宣传。各高校要综合运用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络、党建信息网、党员电化教育等,积极宣传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新成绩、带来的新气象,宣传群众的评价和反映,宣传先进典型。要主动联系校外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学校的做法和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构建长效机制。各高校要注重总结主题实践活动的新鲜做法和成功经验,强化领导点评和群众测评,把好的做法制度化、成功经验长效化,着力构建“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长效机制。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组织部
地 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新校区
邮 编:716000
电话:0911-265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