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部门概况  党建工作  干部工作  机关党委  规章制度  延大首页 
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基层党建>>正文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全新精神面貌和崇高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推进大学生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对锻造大学生党员的优秀人格和先锋榜样具有重要启示。

一、时刻紧抓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两学一做”理想信念教育,对引导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党性意识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1.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增强认同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我校通过为入党积极分子开设《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概论》等选修课,开通中共党史研究院网、延安党建网、圣地红网等学习平台,使其能够在集体学习之余进行自学。通过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小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对党产生思想上的认同与共鸣,并在行动上自觉践行延安精神。

2.拓宽渠道,注重效果,不断创新延安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探索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模式、新平台,构建我校特色鲜明的延安革命精神与大学生人格塑造教育教学案例体系。我校重点研究编纂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经典教材。如:在为人民服务中加强党性与理想信念教育、在纪念白求恩活动中加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等教材,并培养延大专业讲解员,定期向入党积极分子讲授课程,拓宽教育渠道,坚定其政治信念和决心。

二、论与实际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党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离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大学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法取得实效,无法做到随学随用,随用随悟,随悟随懂,随懂随做。

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务实精神。

我校通过在杨家岭延安整风运动旧址、枣园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旧址、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民主政治谈话地等地点多次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同时,邀请校内外研究延安精神的专家作报告,解读延安精神与革命文化;利用革命传统的教育资源,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邀请老红军、老八路进行革命教育,在革命旧址开展多样的支部活动和团日活动。

2.以党建创新立项带动党建工作,设立党建创新项目,推广创新经验。

为推动大学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创新,发挥大学生党建工作引领作用,我校设立了党建创新项目,多方面展开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理论、制度和实践成果。

二、立足群众路线,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铸就大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更因为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使命。

1.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党员服务,切实看到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

为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作用,学校为每位党员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并将先锋岗指示牌粘贴于学生床侧。在毕业生离校和新生入学时,党员先锋岗队志愿者为学生整理、搬送行李,为新生导航,发扬党员服务精神。

2.设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自觉践行党员学以致用的先进性和自觉性。

我校各基层党组织利用专业优势,各自设立服务团队,如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维修队、物电学院的家电维修组、体育学院的群众性体育普及指导队、政法学院的马克思主义读书宣讲团等;同时,组织开展“宝塔山下诵读红色经典,圣地学府铸就文化精魂”红色经典吟诵活动;遴选优秀诵读学生,组建“红色经典诵读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企业、农村,普及红色文化;到革命旧址吟诵红色经典,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红色文化认同感。大学生党员进入社区等公共场所,为群众提供帮助与服务,让群众看到党员先进性,享受党员服务,培养大学生党员务他人与社会的高尚品德。

3.通过建立困难党员一对一帮扶制度,提升学生党员服务的自愿性和针对性。

学生党支部通过组织座谈会,深入学生党员和困难生中,认真了解梳理困难生情况,确定帮扶对象,教职工党员与学生党员结成 “一对一帮扶”对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大学生党员青年服务志愿者秉承“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展风采”的宗旨,突出党员“自我管理、形象示范、模范带头、服务社会”的理念,明确把“两学一做”与立足岗位做贡献、五好党支部创建、党员创先争优等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确保“两学一做”取得实效。

三、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成为大学生党员实现自我、创造未来、成就卓越的精神风范和力量源泉。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内容和标志。对于建设创新型党组织和党员有巨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1.通过演讲比赛、唱红歌、入党宣誓、参观纪念馆等教育形式,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

我校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唱红歌”、“五月的鲜花红色畅想”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利用清明节、“4·8”、“5·23”等特殊纪念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革命教育;利用“圣地红网”、“延河论坛”等平台开展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民族精神教育;开设“励志讲坛”,邀请延安知名企业家为大学生党员作报告;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义务劳动,激励大学生吃苦耐劳,积极面对人生。同时,各学院通过开展支部活动、团日活动和“三下乡”活动,实践和传播延安精神。

2.聆听老党员先进事迹,提高大学生自力更生、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我校组织学生党员举办“七一”为民义诊服务活动;通过慰问老党员,了解党员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等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通过了解老党员自力更生,以身作则的事迹,引导大学生党员学习践行奉献、责任、担当、吃苦,增强大学生党员宗旨意识和奉献精神。

3.加强模范带头引领,提高党员影响力,为学生党员树立学习榜样。

通过践行延安精神并对大学生进行“两学一做”教育,涌现了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名的王文鹏同学和义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霞同学等先进典型。同时致力通过 “张思德”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和“白求恩”医疗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等载体为平台,以此来打造学生党员服务社会、增长才干,促进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落实大学生党员“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就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激励党员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在参观教学、实地讲解、现场体验中接受思想的洗礼,深刻感悟信仰的力量,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精神境界,强化纪律、规矩和责任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自觉砥砺党性修养,不断锤炼党性作风。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组织部
地 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新校区
邮 编:716000
电话:0911-265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