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部门概况  党建工作  干部工作  机关党委  规章制度  延大首页 
部门首页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作者:高曙光 核稿:刘述进

 

 

近年来,我校学生党建工作立足实际,依托延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培训载体和方法,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党校教育培训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四个维度着力提升我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水平,在推动党建事业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细处着手,党校教育讲“深度”  

我校党校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培育践行延安精神的自觉性,注重营造浓郁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来加强入党“启蒙”教育,提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性。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坚持对学生进行延安精神优良传统教育,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积极开展延安精神教学与理论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拓展了延安精神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党校育人效果,营造了浓郁的党建氛围。  

我校党校培育了一批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党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增强党校教学和管理的实效性。同时完全依托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和陕西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等基地,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实践育人,努力使学生党员成为新时期延安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在重点抓好分党校管理的同时,特别注意从“内部挖潜”、“外部借力”两个层面和“专”、“兼”、“聘”三个角度着手,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党校师资队伍。  

我校党校在常规教学的同时也不断加强课题研究,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党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2013年以来,我校开展党建创新项目课题立项,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党课培训的针对性,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二、严字当头,党员发展重“力度”  

学校通过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全面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推动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通过召开毕业生党员代表座谈会、发放党员政治生日卡、 “致毕业生党员的一封信”等党建举措,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促进党员发展活力、活跃校园党建氛围。  

我们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实行学生党员入党公开答辩机制。这样不仅把入党答辩制度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统一起来,扩大了党组织影响力,夯实了党建基础;同时还把入党公开答辩制度与新党员纳新结合起来,实现过程管理;最重要是把党员答辩制度与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基本构建起了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党员发展的质量。将党员发展和转正放在阳光下进行,真正落实了“从严治党”严把入口关。  

同时结合“谁培养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了学校发展党员工作失误追究具体办法,形成全方位的责任追究体系。对重视不够、把关不严、程序不全,致使发展党员质量不高的,要严肃批评。对采取弄虚作假或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或为非党员出具党员身份证明的,应当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实实在在的体现了在延安红色革命圣地发展党员不仅要要将“严”在落在字面上,更重要是加大党务公开、信息公开的力度、畅通渠道,保证党员发展标准这杆尺子的红色防线不动摇。  

三、实处用力,党性锻炼拓“广度”  

我校毕业生党员面向基层,扎根老区,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系统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我校学生党员形成了政治信念坚定,意志坚强,作风淳朴,“下得去,上的来,靠的上,留得住”的优良传统。如政法学院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毕业生陈虎,当年考取的是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现在四川省委统战部党派处工作。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民族地区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耕耘。面对工作伊始陌生和艰苦的环境,他主动融入,在基层不断磨炼自己,刻苦学习,五年六易工作岗位,实现了从一个基层乡镇科员到省委机关工作人员的转变,正所谓“成长从基层起步,青春因奋斗美丽”。  

在校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生中涌现出以拾金不昧的化工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王新锋、文学院敬老孝亲模范马树芝,见义勇为的医学院党员先锋王文鹏、化工学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学生党员李霞同学等一大批拾金不昧、敬老孝亲、见义勇为和奉献爱心的先进典型。  

学校党校充分利用干部在线网络学习教育平台、网上党校等网络阵地,扩大党校教育培训的网络影响力;各分党校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技术手段,积极拓展专题教育内容,将红旗插上网络高地,增强了意识形态的掌控权和话语权。  

四、信仰为旗,境界升华有“高度”  

我校经管学院积极开展利用“红色卓越”培训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立足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对学生党员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能力拓展、交流研讨等方面的培训,加速高校青年党员的成长,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时也是对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校党委书记王亚杰同志在参加完“红色卓越”认为:“这样的党员培训方式主题非常好,把共产党人红色本色的要素有机融合,活动深烙学生身心,强化了思想建党;同时红色卓越训练为强化学生的宗旨意识一生不变色不褪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校各基层党组织通过举办毕业生党员最后一堂在特殊地点、特殊时间所上的特殊内容的党课,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引导和激励毕业生党员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增强毕业生党员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坚信大家只要秉承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内化为一种自觉,一种思想自觉、认识自觉和行为自觉,在平凡的人生中,一定会有不凡的收获。”我校党委书记王亚杰坚定地说。这同时也是我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应新常态,发挥新作用的有力举措,也是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加强党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重要环节。  

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还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联合发力,利用延安特有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促进大学生党员的红色革命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历史文化学院联手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共同开展了“爱心家教,奉献真情”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文学院连续开展了三场“党建进宿舍”系列文艺工作座谈会。化工学院、公管学院赴吴起、志丹等地开展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政法学院举办入党积极分子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继承和发扬红色经典文化。鲁艺学院开展了“让青春在党旗下飞扬”的毕业班党员最后一次党课主题教育活动。医学院赴吴起胜利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并举行“七一”表彰大会暨“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七一前夕,体育学院、石油学院、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物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党员先后赴延安宝塔山、中共中央七大旧址重温了入党誓词。  

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载体的原则性、灵活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从细处着手,党校教育讲“深度”;严字当头,党员发展重“力度”;实处用力,党性锻炼拓“广度” ;信仰为旗,境界升华有“高度”圣地铸魂等四个维度开展工作, 坚定地做延安精神的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承者,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组织部
地 址: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新校区
邮 编:716000
电话:0911-2650039